多彩贵州网·众望新闻讯(本网记者 应腾)近日,贵州民族出版社“民族经典”图书推介暨《侗族大歌》新书发布会在安顺学院举行。
《侗族大歌》新书发布现场
侗族大歌,侗语称“嘎老(kgal laox)”,是一种无指挥、无器乐伴奏的音乐形式,也是侗族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核心内容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侗族大歌唱出国门,惊动世界乐坛,成为“热现象”。2009年,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“贵州民族出版社以抢救、传承、弘扬、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为己任,出版了汉、苗、布依、侗、彝、水等多种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、艺术、古籍、语言、史志等方面图书。”在新书发布会上,贵州民族出版社副总编辑孟豫筑表示,《侗族大歌》的出版,是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环。该书以侗—汉—英三语和音视频融媒体形式,配以精美图片出版,力求全方位、多角度展现和传播中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更好地讲述中国的文化艺术故事。
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。”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罗荣彬表示,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,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。
《侗族大歌》(侗—汉—英三语版)出版发行
据悉,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上,《侗族大歌》的内容架构分曲谱、歌词大意、闻声寄语等板块,辅以图片、二维码等融媒体形式组成,提升图书实用性,升级读者阅读体验,丰富和兼顾侗族大歌应用场景。此外,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,该书以“侗—汉—英”三语呈现,满足海内外读者可视、可听侗族大歌的文化需求。
“侗族大歌以形式独特、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,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。”对此,中联口述历史整理研究中心理事长、中央编译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和龑认为,侗族大歌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对其进行系统性保护,书籍则是最好的介质,该书的出版,也为开展侗族大歌传承保护活动提供了第一手理论资料。
一审:郭邱磊
二审:田钰琳
三审:张 超
多彩贵州网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(ICP):黔B2-20010009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 5212006001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408241